夏季幼犬團課報名中
知識園地

狗狗的緩和訊號:從一個呵欠看懂牠的心情

 

142

狗狗打呵欠是想睡,還是在釋放壓力?

狗狗「打呵欠」不是單一含義行為。你的狗可能真的想睡,但也可能正在用這個小動作告訴你:「我緊張了,請不要再逼我。」在犬類行為學中,打呵欠屬於典型的 安定訊號(Calming Signal),是狗用來調節情緒、避免衝突的方式。判斷關鍵在於「情境」。

 



狗狗為什麼會打呵欠?

狗狗的耐心是良好行為的核心,而培養耐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:

143
1. 生理性疲倦(真的想睡)
在休息前、活動後、夜間例行節奏中常見。沒有伴隨壓力指標。
144
2.壓力上升(環境刺激過量)
陌生人靠太近、被強迫拍照、訓練節奏太快,狗會以呵欠來釋放緊張。
145
3.  社交緩和(避免衝突)
與其他狗互動時,如果對方能量過高、靠太近,狗會用呵欠降低彼此緊張,試圖保護自己。
146
4.  主人指令壓力(不確定、怕做錯)

訓練過程中,複雜度太高或口令不一致,狗會因「壓力/困惑」而打呵欠。

 
 
 
 
147
5. 情緒轉換(從興奮轉平靜)
剛運動完、從門口狂叫轉回室內時,狗常透過呵欠重新調整情緒。

 


 

如何判斷「是累」還是「壓力」?

步驟一:看環境刺激量
狗狗打呵欠不一定是想睡,更常是情緒壓力的外顯反應。當牠面對陌生刺激、不確定的指令或社交壓力時,就會以呵欠調節緊張。讀懂這個訊號,才能真正理解狗的情緒狀態。

163
148
330
  • 陌生人靠太近、直接伸手觸碰
  • 被帶到嘈雜或擁擠的環境
  • 被要求做不熟悉或太困難的指令
149
150
  • 被抱住、限制、拍照、強迫互動
  • 看到其他狗能量過高或靠近太快

 

步驟二:看身體協同訊號
狗狗打呵欠不等於想睡。多數情況下,它是情緒緊繃時的「緩和訊號」。當狗面對陌生、壓力或不確定的情境時,會用呵欠調節情緒。讀懂這個訊號,是管理穩定行為的關鍵。

151
152
153
看出現的頻率與連續性:
連續打 2–4 下、越打越快,代表緊張累積,不是正常疲倦。

看是否能轉移注意力:
飼主呼喚後仍持續緊繃、無法切換行為,多半是壓力;若能自然轉移則較像疲倦。

看身體協同訊號:
若同時出現偏頭、舔嘴、閃避眼神、耳朵往後貼,幾乎可確定是壓力反應。

 

步驟三:看尾巴姿勢

154

1.看尾巴姿勢判斷情緒:
尾巴自然放鬆、多方向輕擺,多半是疲倦;若尾巴下垂、夾緊、低擺,通常代表壓力上升,呵欠多半是緩和訊號而非困意。

155

2.觀察是否能立即切換行為:
若你呼喚後狗能迅速轉移注意、肢體變柔和,偏向生理性疲倦;若牠持續僵硬、眼神緊繃、連續打好幾次呵欠,通常是高壓力下的情緒排解。 

步驟四:與專業訓練師合作
如果問題持續或行為嚴重,建議尋求專業狗行為師的幫助。他們可以針對您的狗狗個案,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。

156





甚麼是安定信號呢?

157

 狗狗用來「降低衝突」的社交語言

安定信號(Calming Signals)不是可愛動作,而是狗在面對壓力、陌生刺激或社交不確定時,用來避免衝突、維持安全的非語言溝通方式。牠會透過細微的肢體動作告訴對方:「我沒有惡意,請保持冷靜。」
這是犬類天生的社交工具,而非後天訓練出的行為。

 

 

158

 狗狗在「調節情緒」時採用的自我管理機制

當狗感到緊張、不安、困惑、被要求過度或環境壓力上升時,就會出現安定信號,例如:打呵欠、舔嘴、偏頭、嗅地、繞圈、坐下、背對等。
這些並不是「不聽話」,而是牠在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冷靜,避免情緒升高到吠叫、逃跑或攻擊行為。懂得觀察,就能提前介入,避免行為突破臨界點。

 

 

159

理解安定信號能提升訓練穩定度與環境安全性

能識別安定信號的飼主,能在狗情緒升高前就調整刺激量、放慢訓練節奏、拉開距離或給予可預測的口令流程。
這能有效降低壓力、提升服從度、避免誤判行為。此外,懂安定信號也能讓與其他狗、陌生人或兒童的社交互動更安全,預防突發性的防衛行為或攻擊反應。


 

主人能做到的!

 

162
160
161

1.立即降低刺激量

將距離拉開、減少聲音、停止要求、遠離壓力來源。目標是讓狗不用再用「安定信號」維持場面,而是真正恢復放鬆。

2.給狗更可預測的操作(提升安全感)

改用牠熟悉的固定口令、既定流程或可預測的動作,例如:SIT(坐)WATCH(注意我)EASY(冷靜),狗在可預測的流程中壓力會迅速下降

3.不強迫社交、不強迫互動(避免壓力累積

看到舔嘴、偏頭、打呵欠等安定信號時,不要要求狗被摸,不要逼他做不喜歡的事,讓牠選擇「要不要靠近」,情緒恢復更快,才成功避免避免壓力累積。

 



結論:

狗狗的呵欠,是行為語言的一部分,而不是單純的「要睡覺」。讀懂情境,你就能判斷牠是在放鬆、困惑、還是正在求助。理解這些信號,是打造穩定犬隻與高品質飼主管理的關鍵。



參考文獻

  • Rugaas, Turid. (1997). On Talking Terms with Dogs: Calming Signals. Dogwise Publishing.
  • Beerda, B., Schilder, M. B. H., van Hooff, J. A. R. A. M., & de Vries, H. W. (1997). “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and acute stress in dogs.”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, 52(3–4), 307–319.
  • Horwitz, D., & Mills, D. (2009). BSAVA Manual of Canine and Feline Behavioural Medicine. 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.

更多文章:

  1. 貝林登犬 – 羊毛外表下的靈敏獵犬
  2. 狗狗看到主人就撲上來,是愛還是失控?
  3. 當狗狗開始吃大便——行為背後的身心密碼
  4. 棉花面紗犬 – 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純白微笑天使
  5. 貓咪用舌頭在求救,你知道嗎
線上諮詢
粉絲專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