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飼主,你懂牽繩的真正用途嗎?
BY 訓練師 鯊魚 │

身為飼主,你懂牽繩的真正用途嗎?
牽繩不是用來控制狗狗的工具,而是一條溝通、理解與引導的橋梁。許多行為問題,往往來自於我們錯誤的牽繩使用方式。本文將帶你重新認識牽繩的正確用途,從牽繩對話的意義、常見錯誤、實用技巧到裝備選擇,幫助你與狗狗建立更有默契、更少拉扯的散步關係。
牽繩不是「拉住狗」這麼簡單!
你知道嗎?牽繩不只是防止狗狗亂跑的工具。
真正懂得使用牽繩的人,其實是在和狗狗「用牽繩對話」。
好的牽繩使用方式,能為狗狗與飼主帶來以下五大正向影響:

1. 幫助狗狗冷靜探索環境
當牽繩保持適當的鬆弛與彈性,狗狗能夠自由地嗅聞、觀察與判斷周圍環境,這不僅滿足牠的本能需求,也有助於降低焦慮與緊繃情緒。這種自主探索,是建立自信與環境適應力的重要一環。
當牽繩保持適當的鬆弛與彈性,狗狗能夠自由地嗅聞、觀察與判斷周圍環境,這不僅滿足牠的本能需求,也有助於降低焦慮與緊繃情緒。這種自主探索,是建立自信與環境適應力的重要一環。

2. 協助狗狗在陌生環境中建立安全感
在不熟悉的場景裡,牽繩就像是一條「安全的連結」,讓狗狗知道你在牠身邊,牠不孤單。透過牽繩傳遞的微妙張力與方向,狗狗可以更容易理解「現在安全,可以繼續前進」或「先停下、我會帶你走過去」這類訊息。
在不熟悉的場景裡,牽繩就像是一條「安全的連結」,讓狗狗知道你在牠身邊,牠不孤單。透過牽繩傳遞的微妙張力與方向,狗狗可以更容易理解「現在安全,可以繼續前進」或「先停下、我會帶你走過去」這類訊息。

3. 加強你和狗狗之間的默契與信任
穩定一致的牽繩操作,會讓狗狗逐漸熟悉你的指引,知道如何跟隨而不是對抗。這種過程其實就是在建立雙向的溝通與信賴,也是散步中非常重要的「非語言對話」。
穩定一致的牽繩操作,會讓狗狗逐漸熟悉你的指引,知道如何跟隨而不是對抗。這種過程其實就是在建立雙向的溝通與信賴,也是散步中非常重要的「非語言對話」。

4.在危險時做出即時而溫和的引導
當突然出現突發狀況(例如快速接近的車輛、激烈吠叫的狗),你可以藉由短暫的牽引動作配合語音指令,引導狗狗避開、轉向或停下來。這樣的操作既能保障狗狗安全,也避免了過度施力或暴力拉扯所造成的傷害或不信任。

5. 引導狗狗學會自我調節行為
長期穩定的牽繩訓練,能讓狗狗逐漸學會放慢腳步、等待你、調整自己的節奏。這種內在的行為自律,是未來建立更高階指令、社會化能力與放繩自主行為的基礎。
常見的錯誤牽繩行為,你中了幾個?
牽繩看似簡單,卻常因使用不當造成狗狗壓力與行為問題。以下是飼主常見的五大錯誤牽繩操作:



- 牽得太緊,完全沒有放鬆空間
- 長時間持續用力拉扯牽繩
- 用牽繩作為懲罰工具(猛拉、勒脖)


- 過度依賴牽繩進行控制
- 牽繩與裝備使用不當
那正確使用牽繩應該怎麼做?
牽繩的角色不該是「控制」,而是「引導」。

原則是:「短暫、明確、立刻放鬆」
你不需要長時間拉緊牽繩,而是在關鍵時刻給狗狗一個溫和的提示,就像拍拍朋友的肩膀說:「嘿~這邊喔。」

舉例:狗狗突然想衝向其他狗
→ 可以迅速且明確地輕拉一下再放鬆,搭配口令如「等等」「來這邊」,讓牠學會注意你的訊號,而不是一味衝刺。

注意:不需用力,更不能長時間拉緊
→ 否則不僅讓狗狗產生抗拒,還可能造成頸椎、呼吸道傷害,特別是使用項圈時更要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