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幼犬團課報名中
知識園地

身為飼主,你懂牽繩的真正用途嗎?

 

412

身為飼主,你懂牽繩的真正用途嗎?

牽繩不是用來控制狗狗的工具,而是一條溝通、理解與引導的橋梁。許多行為問題,往往來自於我們錯誤的牽繩使用方式。本文將帶你重新認識牽繩的正確用途,從牽繩對話的意義、常見錯誤、實用技巧到裝備選擇,幫助你與狗狗建立更有默契、更少拉扯的散步關係。

 



牽繩不是「拉住狗」這麼簡單!

你知道嗎?牽繩不只是防止狗狗亂跑的工具。
真正懂得使用牽繩的人,其實是在和狗狗「用牽繩對話」。

好的牽繩使用方式,能為狗狗與飼主帶來以下五大正向影響:

402
1. 幫助狗狗冷靜探索環境
當牽繩保持適當的鬆弛與彈性,狗狗能夠自由地嗅聞、觀察與判斷周圍環境,這不僅滿足牠的本能需求,也有助於降低焦慮與緊繃情緒。這種自主探索,是建立自信與環境適應力的重要一環。
403
2. 協助狗狗在陌生環境中建立安全感
在不熟悉的場景裡,牽繩就像是一條「安全的連結」,讓狗狗知道你在牠身邊,牠不孤單。透過牽繩傳遞的微妙張力與方向,狗狗可以更容易理解「現在安全,可以繼續前進」或「先停下、我會帶你走過去」這類訊息。
404
3. 加強你和狗狗之間的默契與信任
穩定一致的牽繩操作,會讓狗狗逐漸熟悉你的指引,知道如何跟隨而不是對抗。這種過程其實就是在建立雙向的溝通與信賴,也是散步中非常重要的「非語言對話」。
405
4.在危險時做出即時而溫和的引導

當突然出現突發狀況(例如快速接近的車輛、激烈吠叫的狗),你可以藉由短暫的牽引動作配合語音指令,引導狗狗避開、轉向或停下來。這樣的操作既能保障狗狗安全,也避免了過度施力或暴力拉扯所造成的傷害或不信任。

 
 
 
 
406
5. 引導狗狗學會自我調節行為

長期穩定的牽繩訓練,能讓狗狗逐漸學會放慢腳步、等待你、調整自己的節奏。這種內在的行為自律,是未來建立更高階指令、社會化能力與放繩自主行為的基礎。

 


 

常見的錯誤牽繩行為,你中了幾個?

 

牽繩看似簡單,卻常因使用不當造成狗狗壓力與行為問題。以下是飼主常見的五大錯誤牽繩操作:

407
408
409
  • 牽得太緊,完全沒有放鬆空間
  • 長時間持續用力拉扯牽繩
  • 用牽繩作為懲罰工具(猛拉、勒脖)
410
411
  • 過度依賴牽繩進行控制
  • 牽繩與裝備使用不當

 





那正確使用牽繩應該怎麼做?
牽繩的角色不該是「控制」,而是「引導」。

418

 

原則是:「短暫、明確、立刻放鬆」

你不需要長時間拉緊牽繩,而是在關鍵時刻給狗狗一個溫和的提示,就像拍拍朋友的肩膀說:「嘿~這邊喔。」

 

 

413

 

舉例:狗狗突然想衝向其他狗

→ 可以迅速且明確地輕拉一下再放鬆,搭配口令如「等等」「來這邊」,讓牠學會注意你的訊號,而不是一味衝刺。

 

 

414



注意:不需用力,更不能長時間拉緊

→ 否則不僅讓狗狗產生抗拒,還可能造成頸椎、呼吸道傷害,特別是使用項圈時更要小心。


 

用對牽繩,讓你們的散步更享受

當你正確使用牽繩,散步將不再是拉扯與壓力,而是一段彼此合作、節奏一致的旅程。以下三個實用要點,能幫助你與狗狗走得更自在、更有默契:

415
416
417

1.保持牽繩的輕鬆弧度

牽繩不應該繃緊,而應維持一段自然弧形,讓狗狗能夠在安全範圍內自由嗅聞與探索。這樣的放鬆狀態有助於狗狗冷靜下來,也避免牠因被限制而產生拉扯或抗拒的反應。牽繩應是一種「動態連結」,隨著你的步伐與狗狗的節奏自然變化。

2.選擇合適的牽繩與裝備

裝備會直接影響牽繩訊號的傳遞與狗狗的身體感受。推薦使用Y型胸背帶,能平均分散拉力,避免壓迫頸椎與呼吸道,也讓你操作時更穩定、安全。避免使用勒緊設計或只扣脖子的項圈,這類工具在突發拉扯時易造成傷害,也會讓狗狗對牽繩產生不信任。

3.配合聲音與身體訊號,引導狗狗理解

牽繩只是溝通的一部分。若搭配明確的口令(如「等等」「過來」「這邊」)與身體動作,能幫助狗狗更清楚理解你的意圖,也能在不需要用力拉扯的情況下達到有效引導。長期下來,狗狗會主動觀察你的一舉一動,進一步建立彼此之間的默契與互動模式。

 



結論:

你手上的牽繩,連著的不只是狗狗的身體,而是牠的情緒

牽繩的存在,不是為了約束狗狗的自由,而是讓牠在自由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
當你用心去理解牠的需求、尊重牠的節奏,牽繩就不再是束縛,而是一條信任與合作的連結線

從此,你和狗狗不再是「一人拉一端」的對立關係,
而是真正牽著彼此,一起走在同一條節奏穩定、關係良好的生活道路上。

 



參考文獻

  • American Veterinary Society of Animal Behavior (AVSAB). (2007). AVSAB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Punishment for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Animals.
    https://avsab.org

  • McConnell, P. (2002). The Other End of the Leash: Why We Do What We Do Around Dogs. Ballantine Books.
     → 關於牽繩互動與非語言訊號的關係分析。

  • Karen Pryor Clicker Training. (2020). Loose Leash Walking: Tips for Better Walks.
    https://www.clickertraining.com

  • Whole Dog Journal. (2018). Choosing the Right Harness for Your Dog.
    https://www.whole-dog-journal.com

  • Rugaas, T. (2006). On Talking Terms With Dogs: Calming Signals. Dogwise Publishing.
     → 關於狗狗如何透過身體語言與人互動、避免壓力衝突。

更多文章:

  1. 鬆獅犬 – 獅鬃外衣下的溫柔守護者
  2. 蘇格蘭摺耳貓 – 靜謐優雅的圓臉萌貓代表
  3. 薩摩耶犬 – 微笑天使背後的工作犬血統
  4. 狗狗中暑風險大,5個重點幫你全面預防!
  5. 東方短毛貓 – 聰明話多的精靈系室友
線上諮詢
粉絲專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