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短毛貓 - 美國的「捕鼠能手」

美國短毛貓
American Shorthair
美國短毛貓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貓種之一,以健康強壯的體魄、友善的性格以及易於打理的短毛得名。牠們起源於北美洲,早期是歐洲移民帶到美洲的工作貓,保護糧倉和船上的貨物不會受到鼠患侵害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貓逐漸演化成為適應美國環境的獨特品種。
特點與特質 |
|
毛長 | ★★☆☆☆ |
整理毛髮需求 | ★★☆☆☆ |
叫喚聲量 | ★★☆☆☆ |
精力充沛程度 | ★★★☆☆ |
接受得了其他寵物 | ★★★★☆ |
能否獨處 | ★★★☆☆ |
家庭寵物 | ★★★★★ |
訓練難度 | ★★☆☆☆ |
美短的歷史

美國短毛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,牠們最早是隨歐洲移民一起來到美洲大陸的貓咪。這些貓原本是用來保護船上的糧食免受鼠患侵襲,具有高超的捕鼠能力和強健的體魄,被稱為工作貓。隨著這些貓登陸新大陸,牠們逐漸適應了北美的環境,並與當地的貓群融合,形成了一個具備耐寒性、健康且適應力強的品種。
19世紀
隨著美洲社會的發展,這些貓從單純的工作角色逐步轉變為人們的伴侶動物。牠們在農場和家庭中擔任捕鼠者,但也因其友好的性格和實用性受到人們喜愛。
20世紀初
在1906年,美國短毛貓成為了美國貓協會(CFA,Cat Fanciers' Association)認可的品種,當時稱為「國產短毛貓」(Domestic Shorthair)。之後,為了強調牠們的品種地位,於1966年正式改名為「美國短毛貓」(American Shorthair)。


培育與改良
美國短毛貓的培育以健康、強壯和性格穩定為目標。育種者避免過度繁殖,以確保品種的基因多樣性和天然健康特徵。牠們的外貌逐漸呈現出更為明確的特徵,如結實的身體、濃密的短毛以及種類繁多的毛色和花紋。
現代地位
如今,美國短毛貓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貓種之一,以其友善的性格、低維護的需求以及長壽聞名於世。牠們既保留了昔日捕鼠能手的聰明才智,又成為現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伴侶動物。
英短的特徵

- 臉型:頭部呈圓形,臉部輪廓平滑,額頭寬闊,眼部下方略帶微笑弧度
- 鼻子:中等長度,筆直且寬闊,與臉部比例協調
- 大眼睛:大而明亮,形狀略呈杏仁形,眼睛顏色與毛色相呼應,常見有金色、綠色、銅色
- 耳朵:中等大小,基部寬,耳尖略微圓潤,兩耳間距適中
- 毛髮:短而濃密,觸感柔順,毛質具有光澤,具保護性,能適應各種氣候。
- 多樣毛色:美國短毛貓擁有多樣的毛色和花紋,目前已登記超過80種毛色。最具代表性的為銀色虎斑,銀底配黑色條紋,對比鮮明。其他包括單色、虎斑、漸層色及雙色等。
體型結構
-
體型:中大型貓種,肌肉發達且骨架結實,整體外觀呈現強壯的體態。
-
身軀:身體比例勻稱,肩部寬厚,背部筆直而平坦,胸部飽滿。
-
四肢:腿部結實且粗壯,四肢長度中等,掌墊厚實,利於跳躍及奔跑。
-
尾巴:尾巴中等長度,尾根粗壯,尾尖微圓,隨身體線條自然過渡。
-
公貓:4.5 - 7 公斤 / 母貓:3.5 - 5.5 公斤
英短的喜好活動
1. 捕獵遊戲
- 美國短毛貓保留了強烈的捕獵本能,牠們喜歡與捕獵相關的遊戲,例如追逐羽毛棒、玩具老鼠或滾動的小球。
2. 互動式遊戲
- 牠們對互動性高的遊戲特別感興趣,例如逗貓棒遊戲、激光筆追逐等,能增進主人與貓的情感聯繫,同時消耗多餘的精力。
3. 觀察
- 窗邊觀察:波斯貓喜歡在窗邊觀察外面的世界,尤其是觀看鳥類、車輛和周圍的活動。牠們對外界的變化保持高度的好奇心,但通常以安靜的方式觀察。
- 安靜的偵察:牠們會在家中四處遊走,探索自己的領地,並且能夠很好地理解周圍環境的變化。
4. 玩耍
- 美國短毛貓對於益智玩具和自動化互動玩具有高度興趣,裝有零食的迷宮球或會移動的電動玩具,牠們喜歡這類能讓牠們花時間思考和挑戰的活動。
- 安靜的角落:他們喜歡安靜、隱蔽的地方找一個角落休息,有時牠們會喜歡藏在一些舒適的小空間裡,如貓窩或沙發下。
5. 觀察與探索
- 美國短毛貓好奇心強,喜歡靠窗觀看戶外景色,或者探索新物品、新環境。
美短的健康狀況
美國短毛貓以健康強壯的體格聞名,擁有較長的壽命,平均壽命約 12-15年,有些甚至能活到 20年。
常見健康問題
肥胖
美國短毛貓食慾良好,加上活動量適中,若缺乏運動或飲食不控制,容易導致體重過重。肥胖會增加關節壓力,並提高罹患糖尿病、心臟病等風險。
- 預防建議:提供定量、均衡的飲食,避免過度餵食零食。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,使用逗貓棒、益智玩具等幫助牠們活動。
牙齒疾病
美國短毛貓比較容易易有牙菌斑、牙結石堆積,長期未處理可能引發牙齦炎或牙周病,影響食慾與健康。
- 預防建議:定期進行牙齒清潔(刷牙或使用潔牙零食)。每年進行一次牙科健康檢查,必要時進行牙齒清潔。
多囊性腎臟病(PKD)
常見的遺傳性疾病,會導致腎臟內部形成多個囊腫,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。
- 預防建議:定期做血液和尿液檢查,包含腎臟功能的血液檢測和超音波檢查。提供充足水分,幫助腎臟維持健康。
健康維護建議
- 年度健康檢查
定期獸醫檢查,尤其是心臟、關節和腎臟等部位的健康,血液檢查、尿液分析、心臟和腎臟檢查,在早期發現健康問題。 - 均衡飲食
提供高品質、均衡的飲食,並確保足夠的水分攝取。 - 牙齒護理
定期刷牙或使用牙齒保健產品,防止牙石積累和牙周病問題影響心臟和腎臟。 - 適度運動
雖然英短活躍度較低,但適當的運動能夠保持體重並有助於關節健康。
美短的訓練需求
美國短毛貓聰明且適應性強,牠們不像狗狗熱衷於服從指令,但在正確的方法引導下,仍可學會許多實用技能及日常習慣。由於美短天性獨立,訓練的重點在於循序漸進,並維持愉快的學習體驗。
訓練的關鍵要素

規律的生活習慣
訓練牠們定點上廁所、準時進食及規律作息,這對於貓咪的健康與行為穩定非常重要。使用貓砂盆時,需選擇適合的貓砂並放置於安靜、不易打擾的區域。

基本行為訓練
1.認識名字:教導美短學會聽到名字後有所反應,例如轉頭或走向主人。
2.訓練技巧:輕聲呼喚牠的名字,並使用零食或讚美獎勵牠的回應。
3.禁止破壞:提供合適的磨爪工具(如貓抓板)來替代家具,並透過正向引導減少咬人或抓壞物品的行為。

智力與刺激訓練
美國短毛貓天性好奇且聰明,益智玩具或互動遊戲能提供足夠的心理刺激,減少無聊導致的破壞性行為。例如:零食迷宮、解鎖玩具、旋轉球等。

社交訓練
幫助美短適應與人類、其他寵物或新環境相處,這對牠們的情緒穩定有重要幫助。訓練技巧:逐步引入新事物,並保持正向獎勵,讓貓咪與環境建立良好印象。
訓練課程建議 | |
幼貓訓練課程(8-16週) |
這個階段是貓咪的關鍵社會化期,主要目標是讓貓咪適應環境、建立基本信任感,培養生活規律與社交能力。 社會化訓練:輕柔地與幼貓互動,逐漸增加抱起、撫摸的時間,讓幼貓接觸不同聲音(如吸塵器、門鈴)和環境,逐步適應變化。 貓砂盆訓練:將貓砂盆放置在安靜、不易打擾的地方,當幼貓吃完飯或睡醒後,將牠帶到貓砂盆內。 抓柱訓練:教導幼貓抓抓柱,並將家具或其他不應抓的物品加以保護,引導貓咪學會抓正確的物品。 認識名字:輕聲呼喚貓咪的名字,當牠轉頭或走過來時,立即給予獎勵(零食或稱讚)。 |
幼貓基礎課程(16週-6個月) |
這個階段,貓咪已經開始建立穩定的行為習慣,並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。訓練重點是強化已學會的技能,並開始進行一些簡單的行為修正。 習慣梳毛訓練:學會被梳毛而不焦慮,定期梳毛,保持毛髮整潔 行為規範:強化貓咪的生活規範,適當的活動範圍、固定的飲食、作息及清潔習慣。 基礎行為訓練:進一步學習指令,並開始進行較複雜的互動遊戲 |
專業訓練課程(6個月以上) |
糾正不良行為(出現攻擊性、焦慮或過度爬抓的行為)。 進階指令訓練,如「跳上」、「待在指定位置」。 帶貓咪進行短時間的安全外出,逐步適應陌生環境。 |
訓練小技巧 TIPS
-
正向強化 貓咪有自主性,無論哪個年齡段的訓練,都應使用正向強化方法,如食物、玩具或撫摸,來鼓勵貓咪表現出想要的行為。
-
短時間、高頻率:貓咪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,因此每次訓練應該簡短但高頻率,保持每次訓練在5-10分鐘內,並分多次進行。
-
耐心和一致性:貓咪比較獨立,訓練過程中要保持耐心並保持一致性,避免混淆貓咪的學習過程。
適合飼養美短的環境與主人
適合的環境
(1) 寬敞室內空間
- 美國短毛貓喜歡探索和攀爬,家中應設有足夠的活動區域,如貓跳台、貓爬架及安全的窗台。
- 確保窗戶、陽台有防護措施,防止貓咪意外掉落或逃跑。
(2) 豐富環境
- 提供多樣化的玩具、益智遊戲及抓板,讓美短保持心理和身體的活躍,避免因無聊而出現破壞行為。
- 設置觀察區(如窗邊放置貓窩),滿足美短觀察外界的好奇心。
(3) 安靜規律的生活
- 美國短毛貓喜歡安穩的環境,避免頻繁的噪音或擾亂。過於混亂的空間可能使牠們感到壓力。
- 定時的作息和餵食有助於貓咪建立安全感與規律的生活習慣。
(4) 氣候適宜的居住環境
- 夏天提供涼爽的空調環境,冬天則可準備保暖墊或舒適的貓窩,維持舒適感。
適合的主人
(1) 穩定生活節奏的主人
- 美國短毛貓喜歡規律的生活,主人能定時餵食、清潔及陪伴對美短來說非常重要。
- 適合生活節奏穩定、不需經常外出的家庭。
(2) 願意互動與陪伴的主人
- 雖然美短個性獨立,但牠們也需要主人的陪伴與互動,尤其是每天花時間玩耍或進行訓練。
- 適合喜歡與貓咪建立情感連結的主人。
(3) 耐心與包容力
- 主人需有耐心教導美短良好的生活習慣,並透過正向引導減少牠們可能出現的壞習慣。
- 對於偶爾的搗蛋行為,主人應包容並給予適當引導。
(4) 適合與其他寵物共處的家庭
- 美國短毛貓性格友善,能夠接受其他寵物,如狗或其他貓咪,前提是逐步引導牠們建立正面的關係。
- 適合多寵物家庭,但需確保每隻動物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。